古代言情《名义:官至常务副,成最后赢家》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吃个蘑菇”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陈启明高育良,小说中具体讲述了:陈启明空降汉东,成为常务副。沙瑞金看着他,想起老同志的话:“汉东的政治生态啊,得净化!”高育良笑着提及明史,话语深长:“人啊,总得有点敬畏之心。”赵瑞龙握着高尔夫球棒,直言:“汉东不允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李达康雷厉风行,为保GDP进度,喊出他的招牌口号:“法无禁止即自由,没说不让干的,都要大胆干!”祁同伟则很想找机会下跪:“改变我命运的是权力不是知识!”面对盘根错节的汉大帮,步步紧逼的赵家班,陈启明只微微一笑。他手持经济利剑,心中牢记:“我们从群众中来,就要到群众中去。”官不在大小,有为则名。...

阅读精彩章节
“起因就是大学住宿舍,我是下铺,他是上铺。咱们这位侯局长,当年睡觉那叫一个不踏实,翻来覆去,拳打脚踢,活脱脱就是个猴儿转世。”
“经常半夜里咚一声巨响,不是胳膊耷拉下来就是腿猛地一蹬,结结实实踹在床板上,把我从睡梦中直接蹦醒。”
“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了,黑眼圈都快掉到下巴了,求爷爷告奶奶,好说歹说,就差给他作揖了,才总算跟他换了下铺,这才算睡了几个安稳觉。”
众人闻言,想象着当年宿舍里鸡飞狗跳的场景,再看看侯亮平现在西装革履的模样,强烈的反差让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王阿姨更是笑得抹眼泪,连声说:“哎呀,真看不出来,亮平大学时候这么皮呢。”
侯亮平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他故作懊恼地捶了陈海一下:“好你个陈海,这么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你还记着呢,专门等着揭我短是吧?”
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而热烈。
陈岩石苍老的面庞上也泛起了红光,话匣子也彻底打开了,话题不由自主地又转到老对头上,开始数落起来:“要我说,赵立春对不起汉东,对不起汉东的人民!”
侯亮平心中一动,面上却故作惊讶:“陈叔叔,这话是不是有点重了?赵立春同志主持汉东工作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陈岩石眼睛一瞪,声音提高了几分:“别的不说,就说他用的那些干部,一个个的贪腐不断。李达康算是能干的吧?可他用的丁义珍是什么货色?直到现在,他提拔起来的那些歪瓜裂枣,还占据着咱们汉东省各大经济部门呢,说是掌控着汉东的经济命脉都不为过。”
他越说越气,重重放下酒杯。
侯亮平不肯放过这个机会,连忙给陈岩石倒满酒,引导着问:“陈叔叔,您的意思是,汉东的腐败问题,根子在赵立春身上?”
陈岩石带着酒意,斩钉截铁地说:“那还能有错?汉东的腐败,就是从赵立春手里开始的!”
似乎担心侯亮平不信,他又补充道。“我可没冤枉他!他脱离群众,那是有历史依据的!”
他陷入了回忆,语速慢了下来:“八十年代中期啊,我在京州市当副市长,他赵立春是市长。夏天,天热得像下火,市委办公楼那年头还没空调,大家都热得汗流浃背。嘿,你猜怎么着?他赵大市长找了个有空调的招待所,享受去了!你说这算咋回事?就他特殊?就他怕热?我们这些人都是铁打的?”
旁边的王阿姨这时也忍不住了,带着点骄傲抬着头说:“为这事,老陈头当时气坏了,直接追到那个招待所,逮住赵立春就骂,非要他回去,还让他做深刻检讨。”
侯亮平听得津津有味,追问道:“那他最后检讨了吗?”
陈岩石哼了一声,带着胜利者的神情:“检讨了呀!当着我们京州市委班子成员的面,做的检讨!那时候,风气还没坏到现在这个地步!”
侯亮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再追问,只是默默地给陈岩石斟满了酒。
侯亮平又郑重地给陈岩石敬了一杯酒,待老人舒坦地抿了一口后,他才将话题引向正轨。
“陈叔叔,大风厂那个股权纠纷,具体是怎么回事?我看了些材料,总觉得里面弯弯绕绕的,不太清楚根子在哪里。”
陈岩石放下酒杯,脸上的红晕更深了些,他喟叹一声,开始娓娓道来:“大风厂啊,原来是一家国企。我当年在京州当副市长的时候,亲自主持了它的股份制改革,让工人们持股百分之四十九,就是想让工人兄弟们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翁。这些年,一直运转得不错,工人们也得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