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生秋雁君是《雁字回时》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闻生”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我血染沙场时,夫君正准备纳妾事宜。死后我的魂魄回到了他身边,赶上他的大喜之日。盖头掀起,我才晓得他要纳的是我的嫡亲妹妹。她与闻生说是我抢了她的姻缘。可我根本不稀罕。闻生得知我死讯时后悔莫及。与我生来便是死对头的小侯爷却悄悄落了泪。...

免费试读
这几日,我觉得记性越发不好了。
程瑾总与我说,再等等。
我不知他要我等什么。
雁时身披大氅回了闻府,那本书她没有带走。
待她看到屋内的场景时,不屑一笑。
没了我,你闻生还不是一滩烂泥。
闻生眼下乌青,胡茬也长了出来。
你还回来做什么,凭你的手段,用不上两日就会登上太子妃的位子吧。
这无需你管,我回来只是取走我的东西。
他从怀中掏出一本书,赫然就是那本《闻生雁君录》。
雁时神情变换,上前两步想要抢夺却被闻生躲避。
你告诉我,这究竟是什么?
她看着那本泛黄褶皱的书。
闻生,雁君,都是书中早就设定好的人物。
而我是独立之外的造物主,明白吗?
闻生颤抖着身子,愤怒到了极点。
雁时说得不对,她与这里息息相关,破坏的话,她也会死。
她没理会闻生,猛地从他怀里抽出那本书扬长而去。
他哭喊着,咆哮着。
雁君,是我害了你。
五月初七,陛下驾崩。
东宫太子继位,雁时为后。
整个林家水涨船高,成了皇亲国戚。
这是我死后第一次见到母亲,她瘦削了许多,眼神也变得浑浊。
雁时伏跪在她的身前。
她摩挲着雁时的脸,嘴里却唤着雁君。
雁时抬头唤母亲,我是雁时,姐姐已经走了。
莫要胡言,我只有雁君一个女儿,什么雁时,我没听过。
适时父亲从外面归来,看着雁时叹了一口气。
他们在廊中说话,我才得知。
母亲知道我战死在原平郡后,不肯接受这个事实,整日以泪洗面。
她将眼睛哭瞎了,精神也整日变得恍惚,根本不记得雁时这个女儿。
雁时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头也不回的走了。
我飘到母亲身边,想唤一声她。
她似是察觉到了什么,直起身来。
雁君,你回来了对不对。
都是母亲的错,你别怨母亲,我真心想让你好的。
我知母亲刀子嘴,豆腐心。
她也曾真心爱过我这个唯一的女儿。
可雁时失踪后,她就变得喜怒无常,动辄打骂。
父亲总是说,母亲受了很多的苦,让我别怨她。
她是母亲啊,我怎会真的怨恨她。
可是我不甘心,妹妹不愿嫁,她就要我顶上。
可曾问过我愿不愿。
母亲本就浑浊的眼又混着泪,很是可怜。
说什么都已经于事无补了,恐怕用不上几日我就会彻底消失了。
太子登基后,奢靡无度。
本就亏空的国库雪上加霜。
他加征税赋,百姓怨声载道,民间乱做一团。
雁时稳坐皇后之位,不劝谏皇帝,只享受着她独属的尊严与荣华。
而程璟再一次披上盔甲去了边关,我本是可以跟着的。
他走的那日很安静,竟没有透露出一丝风声。
长公主拉着我的手去瞧开得正盛的梨花。
往日若是闻梁在,定会给我摘下最美的花。
闻梁曾是她的夫君。
我回头看她,那双清丽的眸子带着淡淡忧伤。
雁君,我要走了。
这些日子,我想了许久,是我把自己一直困在这里走不出去。
十余年了,我想离开了……她的魂魄渐渐变得透明,最后消失不见。
我把玩腕间的玉葫芦,想着或许我也快离开了。
闻生还是老样子,不理朝政,不问世事。
朝中大臣皆不满他的作为。
有人找出当年他救驾背后的阴谋,弹劾不断。
陛下为了平息众怒,将闻生一人下了狱。
彼时雁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手中的茶盏摔在了地上。
闻生不该是这个结局。
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雁时耳佩环响,锦绣华服来到地牢。
闻生,你不要命了?
那件事根本不是你做的,为何要认?
你这么做会害死很多人?
闻生抬起头看她,眼神恢复一丝清明。
害死很多人?
怕是只有你吧。
雁时怔楞在原地,不知在想些什么,忽然猖狂大笑。
闻生,我不会让你如愿的。
她将手搭在身边的丫鬟手背上,头也不回的走了。
闻生默默道,雁君,这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我跟着雁时入了后宫。
她似乎很愤怒,又摔又扔,连带责罚许多宫女。
她痴狂的笑着,又找到了那本书。
翻开时,上面的结局还是一样。
只有雁时,曾经以血为墨的字迹现在已然消失不见。
她口中说着我听不懂的话。
凭什么?
我才是这本书的作者,任何人的结局都应该由我来定。
我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我凑近去,借着微风浏览全书,书的首页真真切切写着雁时的名字。
而内容里却没有她。
她忽然抬起头,直直盯住了我。
你一直都在这,现在来看我的笑话是吗?
我没有惊诧她为何看得见我,只是冷静的看着她。
雁时,你真可怜,什么都想要,却镜花水月一场空,你不问问自己为什么,却要怨天不公,这是什么道理?
她冷冷的笑着,想要扑向我却扑了一场空。
死人不配与我讲道理。
她离开的时候意味深长的看我一眼,满眼的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