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很喜欢《名义:截胡钟小艾,我问鼎汉东省》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墨皇太一”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名义:截胡钟小艾,我问鼎汉东省》内容概括:穿越名义,成为侯亮平的大学舍友,本想安安稳稳的过着小日子,没想到却被侯亮平背刺。那就怪不得陈述了,截胡钟小艾,抢走高芳芳。一步一台阶,登顶汉东省!若干年后……钟老爷子——我虽然没有登顶至高,但我女婿却有化龙之姿。高育良——本以为倾轧在即,即将被沙瑞金打压,没想到我那女婿却如日中天。陈岩石——陈述啊,当年陈阳喜欢你,我一直阻止,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名义:截胡钟小艾,我问鼎汉东省 精彩章节试读
她举起手里的布袋子,里面的保温桶还冒着热气,“对了,我爸昨天打电话回来,说你的这本小说在吕州那边都出名了,很多人都在看。”
“还有同事问我爸要你的签名书呢,有空的话还想请你去吕州做个讲座。”
陈述接过保温桶,触手温热。
“讲座的事再说,先尝尝你的排骨汤。”
他侧身让高芳芳进屋,夕阳透过葡萄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
“好!”
进屋后,见四下无人,高芳芳主动挽起了陈述的胳膊。
接下来的日子,陈述一边赶稿,一边跟出版社对接合同细节。
高芳芳一有空就来帮他整理手稿,偶尔还会带些家里做的饭菜。
钟小艾也来过几次,每次都拎着些京市寄来的文具和书籍,只是见高芳芳在,话里话外总带着些试探,却没再多提之前亲他的事。
半个月后,出版社寄来了正式合同,附带了一份 “出版计划表”——先在《收获》杂志完成最后几期连载,年底前推出前两册单行本,明年上半年出完剩下的五册,争取赶在暑假前推出 “全套礼盒装”。
这就要求陈述快点更新了。
甚至更新的速度要比给《收获》杂志的月稿还要多。
这样一来,书便能卖的更多。
陈述签完字寄回去的那天,刘良又打来电话,说专栏的事也批下来了,从下个月开始,每期《收获》最后两页都留给 “明史小札”。
总而言之,接下来除了忙还是忙。
好在钱不少,倒是给了陈述一些动力。
现在他身上差不多已经有三万多的存款了。
可以这么说,整个汉东大学所有的学生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学生能比他要富裕。
时间一晃到了十一月下旬。
严寒的冬季降临了。
京州市虽然地处南方,但是冬天依旧很冷。
大早上呼出一口气飘到了空中,便形成了水雾。
陈述扒拉一下火盆,昨晚上的煤炭都燃烬了。
“啊!”
陈述打了个哈欠,用一些杂草引燃了柴火,再用柴火引燃煤炭。
花费了十数分钟,黑糊糊的煤块才被点燃。
将火盆提进了房间。
再然后,陈述才开始起床洗漱。
这段时间他除了在学校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闷头写作。
效果也是显著的。
一个月的时间陈述手写了二十四万字。
这个数据倒是并不夸张,陈述记得上一世的时候,莫大作家43天写了43万字。
平均每天手写一万字的稿子。
那可是人家原创性的文章,每天都能手写这么多。
而陈述不过是摘抄,自然更轻松一些。
当时网上对莫大作家还有批评声,觉得写的这么快,肯定质量不行。
于是莫大作家就改口了,确实只写了四十三天,但是构思了最少二十年。
这样一来,那些人就不敢乱说了。
有时候陈述觉得那些名气挺大的文人都挺有意思的,包括上一世的陈述身为编辑,也参加过不少文学论坛,见过许多名家大师。
那些大师平时都很幽默,其中以余大师为最,他靠一部《活着》而活着。
每年这本书都能为他带来不下于一千万的版税收入。
他总是不知不觉中,就说出一段又一段的笑话,令人捧腹大笑。
“陈述!”
汉东大学的校园里。
钟小艾追了上来,两人肩并着肩,朝着食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