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李承乾李世民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南无火蛾万千悲勇”,喜欢古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我以前怕你李世民,是我想活,现在我都不想活了,我还怕你?”“孤乃高祖皇帝之皇长孙,文德皇后之嫡长子,如今已居东宫十七载!当今天下皇太子之位舍孤其谁!岂是皇帝不配就不配?你们说废就废的?”““既有史官在此,我之言,自当记录流传后世!”“大唐贞观十六年,皇太子李承乾,手捧母后文德皇后之灵位,身着高祖皇帝亲赐皇太孙之冕服,自刎于太极殿中!”“自此史书可表,大唐皇帝李世民,囚父,弑兄,杀弟,灭侄,霸嫂,逼嫡长子撞死于太极殿上!”史官狂喜。李世民面色铁青。“拦...快给朕拦住这个逆子!”身为大唐太子李承乾竟在硬钢李世民的路上越走越远。...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阅读最新章节
“那我先走了?”
李承乾摆了摆手:“走吧,走吧。”然后招呼身旁侯君集:“侯将军,他那马长途跋涉肯定累坏了,你带去好生喂养。”
“额?殿下这是?”
“没什么,你走回去吧。”
张掖距离最近的驿站也有八十多里路,靠两条腿不得累死,不过现在这情况能让他走就不错了,当下也没啰嗦,苦着脸道:“在下知道了。”
传旨之人走后,李承乾明白,张掖这地方肯定不能待下去了。
因为此地还在大唐境内,如朝廷派大军围剿,很难突出重围,而且他也从未想过在张掖长待。
转头看向旁边侯君集,此时他一脸忧虑之色,想来是思索对策。
“君集,想什么呢?”
“嗯?臣想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想出什么了吗?”
“我当年率军剿灭高昌国,在那儿还有些故旧,不如我们率军前往那儿?然后待时而动,寻找时机打回长安。”
这确实是个办法,但高昌国毕竟距离大唐太近,没有太多战略迂回空间,而且那儿的局势也不够混乱,远远比不上大漠。
“不行,如我们去往高昌,先不说你那些故旧肯不肯投靠我们,单说朝廷派大军前来征讨我们能挡住吗?”
侯君集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但一时间好似也没有别的办法,想到此处他脸色有点灰暗。
李承乾则说道:“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君集,你带军多年,早已堪称名将,对行军之法肯定了如指掌。你说说,朝廷的传快马从长安到云中都督府,需要多长时间?”
侯君集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飞快答道:“大约三天到四天左右。”
“嗯,那我军凭马蹄铁从张掖到云中都督府,需要多久。”
侯君集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他的意图,这是想照葫芦画瓢给云中都督府来一次啊。
“马蹄铁虽然大大加快了马匹行军速度,但我们距离云中都督府的距离比长安要远出二三百里,差不多也是三天到四天。”
“而且如果沿途关卡赶在我们前面收到殿下太子之位被废消息,那朝廷会迅速派遣周遭大军围剿我们,到时我们必然插翅难飞。”
李承乾微微凝神,其实他也明白,这时间上来说大概率是来不及的,
但他必须要赌一把,而且他忽悠士兵跟他闪击张掖时就想好了,最终要去云中都督府。
因为这地方位于被大唐灭掉的东突厥腹地,且北有西突厥,东有高句丽,这两个国家,李世民终其一生也没灭掉。
同时还可如最初谋划那般,趁薛延陀战败,侵吞其地盘。
而且他在走之前让杜正伦他们带着苏宁玉和自己两个儿子,秘密前往云中都督府附近和他会合。
“君集,果然深通兵略,但你忘了,欲成大事每走一步都是在赌,你觉得李世民当年在虎牢关下,三千破十万,就有必胜的把握吗?”
当年虎牢关大战时,侯君集也在,听到这话,顿时觉得有道理,况且他投靠李承乾不也是赌吗?
“好,殿下豪气万丈,那咱们即刻出兵?”
“嗯,兵贵神速,你马上去安排吧。”
过了半个时辰,人马便云集完毕。
其中李承乾原本带来的人马,经过一夜疾驰,而后又参加整编,已经极其疲惫,按理说休整一天。
而且带着这么多行收容的兵丁,千里行军也并不是特别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