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起点,我靠预知未来碾压》是作者 “风系魔导”的倾心著作,宁方远祁同伟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出身寒微的他踏入仕途,却因一份突如其来的“先知”能力,意外开启不一样的生活。当同伴在权谋漩涡中挣扎、沦为棋子时,他却能提前预知陷阱,精准避开每一次阴谋与倾轧。同样的起点,一个深陷囹圄、前途尽毁,一个步步为营、直上青云。所谓命运分野,不过是他手握先机、降维打击——这一次,寒门亦能执棋!...
同样的起点,我靠预知未来碾压 精彩章节试读
窗外,双峰县的夜晚格外宁静。宁方远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轮廓,目光坚定。
这里将是他施展抱负的新舞台,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五年秘书生涯的积累,两世为人的智慧,都将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宁方远站在县政府办公楼前,望着院子里几个干部聚在一起聊天,看到他出来立刻散开的场景,心中已然明了。这个被群山环抱的贫困县,排外情绪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回到办公室,他叫来政府办公室主任赵建国:“赵主任,麻烦给我找两个熟悉县情的年轻同志,要身体好、能吃苦的。”
赵建国有些疑惑:“宁县长是要...”
“我打算下去调研,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跑。”宁方远平静地说,“时间可能会比较长,所以要找能坚持的同志。”
赵建国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安排车?县里虽然穷,但领导用车还是能保障的。”
宁方远摇摇头:“很多村路车进不去,还是骑自行车方便。你去帮我买三辆自行车,要结实耐用的,钱从我工资里扣。”
赵建国惊讶地看着新县长,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点头去办了。
第二天一早,两个年轻人准时来到宁方远办公室。一个叫小王,是农业局的干事;另一个叫小张,刚从乡下调到县政府不久。两人都二十出头,看起来朴实能干。
“宁县长,自行车准备好了。”赵建国进来汇报,“按您的要求,买了三辆永久牌的二八大杠,很结实。”
宁方远点点头,对两个年轻人说:“这次调研可能要一个多月,会很辛苦。你们要是有什么困难,现在可以提出来。”
小王挺直腰板:“报告县长,我没问题!我就是农村出来的,吃得了苦。”
小张也连忙说:“我也没问题!能跟县长下去调研,是学习的好机会。”
“好,那咱们现在就出发。”宁方远满意地说。
三人骑着自行车出了县城,很快就上了土路。双峰县的路况确实很差,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
第一站是离县城最近的大山镇。镇长显然提前得到了消息,带着几个干部在镇口迎接。看到宁方远骑着自行车来,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宁县长,您怎么骑自行车来了?我们派车去接您啊!”镇长急忙上前。
宁方远笑笑:“骑自行车好,能看得更仔细。”
座谈时,镇干部们汇报得滴水不漏,说的都是成绩和困难,但具体细节却很模糊。宁方远听完后说:“这样吧,咱们去村里看看。”
他随机选了一个最偏远的村——山脚下的石门村。村干部带着他们走访了几户人家。宁方远注意到,几乎每家屋檐下都晾着一些草药。
“老乡,这些草药是做什么用的?”宁方远问一位正在整理草药的老农。
老农有些拘谨:“都是山上采的,有些治头疼脑热,有些卖到县里换点零花钱。”
“能卖多少钱?”
“不值几个钱,药贩子来收,压价压得厉害。一斤金银花才给几毛钱。”
宁方远仔细看了看那些草药,种类还真不少:金银花、黄芪、当归...都是常用的中药材。
接下来的一个半月,宁方远带着两个年轻人跑遍了双峰县的每一个乡镇。他们不住招待所,就在老乡家借宿;不吃小灶,就和村民一起啃窝头喝稀饭。白天走访调研,晚上整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