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潜力佳作《你开个修理厂,渔船上全是导弹?》,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沈飞沈飞,也是实力作者“快乐向前冲”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穿越成濒临倒闭船厂老板,沈飞激活超维改装系统,反手将客户渔船改成 “武装猛禽”!敌军不知死活来挑衅?沈飞改的船一顿狂轰,敌舰沉的沉、炸的炸,吓得敌方指挥官怀疑人生!军工大佬上门问责?沈飞甩出万吨大驱图纸,核动力、电磁炮、相控阵雷达全拉满,直接掀翻造舰天花板!后来开着新造的大驱去撤侨,国旗一插,打仗的都停火让路;遇上海盗,导弹一响全解决,还顺手卖了三艘船,轻轻松松狂赚 45 亿!吓得海军大佬直哆嗦:“这真是你一个修理厂搞出来的?”...
精彩章节试读
他不是什么核物理专家,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传统的压水堆,体积庞大,对安全性的要求高到离谱。
冷却剂还是高压水,一旦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而熔盐堆……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另一个维度的产物。
它用的燃料是钍,一种储量比铀大得多的元素。
最关键的是,它的载热剂和冷却剂都是熔盐。
在常压下运行,从根源上就杜绝了高压爆炸的风险。
更变态的是,它的输出温度能达到恐怖的七八百度!
这艘方案B里的55型驱逐舰,之所以能把所有武器都塞进船体里。
还能实现全电推进,靠的就是这个划时代的动力核心。
“无限续航……高能激光……量子雷达……”
沈飞喃喃自语,眼神里充满了震撼。
他之前还想着靠改装渔船的技术,去跟军方谈合作,换点经费,改善一下自己的小日子。
现在看来,自己那点格局,简直小到可笑。
拿着一个能颠覆时代的神器,却只想着怎么去换几两碎银。
沈飞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那种巨大的冲击中冷静下来。
方案B太过惊世骇俗,现在拿出去,别说合作了,自己怕不是要被当成外星人抓去切片研究。
相比之下,方案A就“温和”多了。
电磁炮、综合射频、垂发翻倍……这些技术虽然也很先进。
但至少还在当前科技树的延伸范围之内,努努力,踮踮脚,或许能够得着。
这是最适合拿出去,作为“敲门砖”的东西。
想到这里,沈飞不再犹豫。
他集中精神,对着脑海中的系统下达了指令。
“系统,将55型驱逐舰的原始技术资料,以及改装方案A的全部技术资料,导出!”
指令确认,正在导出……
导出格式选择:通用数据格式
导出载体:外部存储设备
沈飞立刻从抽屉里翻出一沓崭新的光盘和移动硬盘。
这活儿,必须得干得漂亮。
整个晚上,沈飞的工作室灯火通明。
他将系统导出的海量数据,分门别类地整理、刻录。
当最后一张光盘刻录完毕时,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沈飞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着桌上那一摞厚厚的光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些,就是他掀起风暴的底气。
……
清晨。
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打破了渔港码头的宁静。
几辆挂着特殊牌照的轿车,稳稳地停在了“阿飞渔船修理厂”的门口。
车门打开,一群身穿西装,神情严肃的男人迅速下车,在周围拉起了警戒线。
紧接着,一个身姿挺拔,肩上扛着将星的人,在几名警卫的簇拥下,走下了中间的轿车。
老者正是海军总司令,曹家叶。
他抬头看了一眼那块有些掉漆的招牌,眼神锐利。
“就是这里?”
“报告首长,就是这里。”身旁的秘书低声回答。
曹家叶没有再说话,迈开步子,径直朝着修理厂的工作室走去。
工作室的门没锁。
他推门而入,一股机油和金属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屋子里乱糟糟的,各种工具零件扔得到处都是。
而那个叫沈飞的年轻人,正趴在桌子上,睡得正香。
桌上,还摆着一摞码放整齐的光盘。
曹家叶的目光在那些光盘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转向了旁边散落的一份文件。
他走过去,随手拿起一份。
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沈飞个人及家庭背景调查报告》。
曹家叶面无表情地翻开。
从沈飞的爷爷的爷爷,一个清末的渔夫开始,到他的父亲。
一个老实巴交的船厂工人,祖宗十八代,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履历干净得就像一张白纸。
曹家叶的眉头微微皱起。
一个如此普通的年轻人,是怎么捣鼓出那艘魔改版的“追风号”的?
他放下手里的资料,目光再次落回到沈飞身上。
“叫醒他。”
“是!”
警卫员上前,轻轻推了推沈飞的肩膀。
“先生,醒醒。”
沈飞一个激灵,猛地从桌上弹了起来。
他茫然地看着眼前这群人,大脑瞬间当机。
“你……你们是?”
“沈飞?”曹家叶开口了,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我是。”沈飞咽了口唾沫,心脏怦怦直跳。
“跟我走一趟。”
曹家叶没有多余的废话,转身就朝外走。
“去……去哪儿?”
“追风号。”
两个字,让沈飞瞬间明白了过来。
半个小时后。
沈飞再次登上了追风号。
与上次不同,此刻的追风号上,站满了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
他们带着各种精密的仪器,正在对船上的每一个系统进行紧张的检测。
为首的,是一个头发花白,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
“高院士,情况怎么样?”
曹家叶走到老者身边,沉声问道。
这位,正是龙科院的泰山北斗,高永明院士。
高永明扶了扶眼镜,脸上的表情既有困惑,又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曹司令,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是奇迹!”
他指着舰艏那门威风凛凛的双联装130毫米舰炮,声音都有些颤抖。
“我们刚刚对炮管的材料进行了无损探伤和成分分析。”
“强度值……强度值超出了我们现有最先进的炮钢整整一个数量级!”
“什么?!”
饶是曹家叶见多识广,此刻也露出了惊愕的神情。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沈飞身上。
高永明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沈飞面前,激动地抓住他的胳膊。
“小同志!快告诉我们,这是怎么做到的?你们用了什么新材料?”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沈飞有点懵。
他定了定神,开口解释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黑科技。”
“我只是在传统的炮钢冶炼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稀土元素。”
“稀土?”高永明愣住了。
“稀土我们也在研究,‘工业维生素’嘛,但效果一直不理想。”
“很难均匀地融入钢材,还会影响韧性……”
“对,问题就在这里。”沈飞点了点头,侃侃而谈。
“关键不在于加,而在于怎么加,加多少,在哪个温度加。”
“稀土元素就像是钢材里的‘味精’,加少了没味道,加多了齁得慌。”
“只有找到那个最完美的配比和工艺,才能让钢材的晶体结构发生质变。”
“强度和韧性同时得到爆炸性的提升。”
沈飞说得头头是道。
这些知识,全是系统直接灌输给他的,他现在说起来,比任何一个材料学博士都要专业。
高永明听得两眼放光,连连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们一直走进了误区!”
“我们总想着怎么加得更多,却忽略了‘配比’和‘工艺’才是核心!”
他看着沈飞,眼神里充满了欣赏。
“小同志,你可是给我们捅破了一层天大的窗户纸啊!”
“那……按照你的技术,这种炮管的寿命能达到多少发?”旁边一个研究员忍不住问道。
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沈飞伸出了一根手指。
“常规情况下,按照我的工艺生产出来的炮管,保底能打1000发。”
“1000发!”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
这已经超越了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沈飞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他拍了拍身边的这门双联装主炮,嘴角微微上扬。
“至于追风号上的这两根……经过了特殊强化,打个1200发,问题不大。”
1200发!
整个甲板上,安静得能听到海风吹过的声音。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沈飞。
高永明死死地盯着他,一字一句地问道:
“你说的,是理论数据,还是……有把握?”
“当然有把握。”沈飞一脸的理所当然。
开玩笑,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口说无凭!”高永明猛地转头看向曹家叶,眼神里燃烧着一股科研人员特有的执拗。
“司令!我请求进行实弹测试!”
“现在,立刻,马上!”
“用最大射速,连续射击!我要亲眼看看,这炮管到底能不能撑住1200发!”
曹家叶看着一脸狂热的高永明,又看了看一脸淡定的沈飞,沉默了片刻。
他缓缓点头。
“准了!”
“乔民!”
“到!”舰长乔民一个立正。
“你来指挥!满足高院士的一切要求!”
“是!”
命令下达,追风号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炽热。
弹药被迅速提升上来,炮手就位。
所有非战斗人员,全部退到了安全区域。
“报告!主炮准备就绪!”
“开始测试!”高永明几乎是吼出来的。
“开火!”
乔民下达了指令。
“轰!”
一声巨响,地动山摇!
炽热的火球从炮口喷涌而出,130毫米的炮弹呼啸着飞向远方的靶区。
“一发!”
“轰!”
“两发!”
……
炮声连成一片,震耳欲聋。
整个追风号都在剧烈地颤抖。
“报告!100发,射击完毕!炮管温度320度,一切正常!”
高永明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头也不回地喊道:“继续!不要停!”
“轰轰轰……”
炮声还在继续。
“报告!300发完毕!炮管温度510度,各项数据稳定!”
“继续!”
“报告!500发完毕!炮管温度680度,出现轻微泛红,结构稳定!”
高永明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周围的研究员们,也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那门已经开始散发着红光的炮管。
连续500发最大射速射击,这在以往的任何一次测试中,都是不敢想象的!
“高院士,要不要……停下来降降温?”乔民有些担心地问道。
“不能停!”高永明断然拒绝,“我要看它的极限在哪里!继续打!”
炮声,再次响起!
当计数器上的数字,跳到“1000”的时候。
整个炮管已经变得暗红,空气都因为高温而扭曲。
然而,它依然坚挺!
没有变形,没有裂纹!
“我的天……”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喃喃自语,“这还是钢吗?这简直是神迹!”
高永明没有说话,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
“1200发!给我打到1200发!”
最后的200发,每一声炮响,都叩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脏上。
当第1200发炮弹脱膛而出的瞬间。
世界,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