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别爱迎朝晖(裴砚宋知渺)最新好看小说推荐_最新全本小说八零别爱迎朝晖裴砚宋知渺 - 执笔小说 八零别爱迎朝晖(裴砚宋知渺)最新好看小说推荐_最新全本小说八零别爱迎朝晖裴砚宋知渺 八零别爱迎朝晖(裴砚宋知渺)最新好看小说推荐_最新全本小说八零别爱迎朝晖裴砚宋知渺

执笔小说

八零别爱迎朝晖(裴砚宋知渺)最新好看小说推荐_最新全本小说八零别爱迎朝晖裴砚宋知渺

很多网友对小说《八零别爱迎朝晖》非常感兴趣,作者“建国”侧重讲述了主人公裴砚宋知渺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结婚第一年,宋知渺被持刀抢劫死里逃生,双手颤抖拨通裴砚电话求他回家,害怕了一夜,裴砚隔天回来解释:“师妹田野作业被野猫抓了,我是组长,得陪她上卫生院。”结婚第二年,宋知渺高烧起不了身,嘱托裴砚早点带药回家,烧成了肺炎,裴砚却被黎雨梦拉去看花灯,他说:“师妹做新课题,事关评优,我得把关。”结婚第三年,宋知渺终于怀上孩子,因为落过水寒症胎位不稳,医生问她要不要冒险保胎,她不想再等,亲自找上考古基地问裴砚拿主意。没想到却撞见裴砚在给黎雨梦洗脚。...

八零别爱迎朝晖

免费试读


医生刚要开口,宋知渺就用眼神阻止了他。
他只好叹了口气叮嘱了两句就离开了。
宋知渺看着裴砚,面色不改的轻声说:“没什么,就是我落水受寒一直没好,先不要孩子了。”
裴砚没起疑,安慰道:“孩子的事,不着急。”
他接着语气温和的对她说:“你从小无人教导,思想难免偏激,刚好养养身体,也改改性子。”
“这点你应该跟师妹多学学,她豁达大方,已经表态不会怪罪你,但你最好还是去给她道个歉。”
宋知渺眼眶酸涩,停下脚步。
和他结婚多年,他竟然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只是因为自己是孤儿没人教养,所以他问都不问就把这个罪名按在了自己的头上。
她眼眶泛红看向裴砚,一字一顿:“你没发现吗?我也受伤了,你的学生推了我。”
裴砚一愣,仔细回想,才想起之前隐约是听到了呼救声。
但他下意识否定:“我的学生都受过高等教育,不会故意做这种事。”
“而且师妹没有对不起你,你发脾气,也不该为难她。”
她今天刚失去了期盼已久的孩子,又伤上加伤,现在身上还穿着沾了血迹的衣服,面色惨白,可裴砚全都视而不见,只想让自己去给黎雨梦道歉。
宋知渺只觉无尽苦涩漫上心头。
她身心俱疲,没了争辩的力气,垂下肩膀麻木点头:“好。”
黎雨梦的病房在顶楼。
一路,裴砚大步流星,脸上担忧明显。
宋知渺本就脱力,额头浸出了冷汗,爬楼梯爬得艰难。
裴砚却始终没有察觉她的窘况。
病房里黎雨梦被几个学生围着坐在病床上,看见裴砚笑着说:“师兄医生说我可以回家了,只是我这几天都走不得路,正发愁怎么下楼呢……”
一个男学生嘴快:“好办啊,找个人背您下去呗!”
话落,一群人齐刷刷看向裴砚,意有所指。
黎雨梦为难地看了眼宋知渺,赶紧摆手:“不行不行,嫂子还在这呢,不好麻烦师兄。”
宋知渺扯了扯嘴角,正想说话,裴砚已经走到病床前蹲下身:“快上来吧,别逞强。”
宋知渺看见裴砚的动作,心里泛起一片苦涩。
裴砚背着黎雨梦离开,甚至没有看她一眼。
等宋知渺一个人慢慢摸下楼,一行人早没了踪影。
隔天一早,她还没睡清醒,就被裴砚床上拉起来拽去了黎雨梦家。
进了门,宋知渺注意到屋子里很多生活用品成双成对,沙发上还搭着裴砚的外套。
黎雨梦正坐在餐桌边吃早餐,招呼道:“嫂子你怎么来了?”
“昨天是知渺糊涂了,今天她特意早点来给你道歉。”裴砚走上前扶着她柔声回复。
宋知渺指甲掐紧手心,低头上前鞠了一躬:“对不起。”
黎雨梦善解人意道:“嫂子快起来,我知道你昨天只是吃醋,不是有意害我,一点小伤,师兄也太小题大做了。”
宋知渺不想听她暗暗炫耀裴砚对她的看重,道完歉就要告辞。
门铃忽然响起,昨天那几个学生也来了,看见她在这,当时就拉下脸,好像见了什么脏东西。
听说她是来道歉的,几人还是愤愤不平。
“口头道歉哪里够?她害黎助教行动不便,耽误了我们考古的进度,应该照顾助教将功赎罪!”
“就是,反正师母也只会做些伺候人的家务活,照顾助教,也算是专业对口。”
这些话像利刃一样刺向宋知渺,她面色愈发难堪。
她看向裴砚,而对方只是皱了皱眉,手上给黎雨梦要吃的吐司抹匀果酱,并未开口制止学生的冷嘲热讽。
宋知渺心脏刺疼,攥紧手指说:“好,我来照顾黎小姐。”
裴砚这才抬头看向学生:“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们师母已经道了歉,这件事就过去了。”
他一句不提让推过她的学生也道歉的事。
因为裴砚开口,众人不再为难她,开始说起考古队的事。
宋知渺站在原地攥紧衣角被他们隔绝在外,有些难堪的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直奔邮局。
裴砚身边的人总拿她是个家庭主妇嫌弃贬低她,久而久之,她差点忘了,结婚前,她也是考古历史领域炙手可热的人才。
恩师惋惜她婚后放弃了文物古籍修复的事业,多次写信劝她,上个月更是特意邀请她前往武汉,加入他创建的古籍修复研究中心。
从前她为了裴砚不舍离开北京,如今爱情没了念想,她总该找回自己的事业。
她在信中答复恩师半个月后到武汉,寄出信,顺便订了邮购车票,拿着凭证回了家。
没想到裴砚这时也在家里。
他盯着她手上的凭证蹙眉:“你买了车票,是要去哪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