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排行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郑恒陈雅露)_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郑恒陈雅露)在线阅读免费小说 - 执笔小说 热门小说排行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郑恒陈雅露)_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郑恒陈雅露)在线阅读免费小说 热门小说排行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郑恒陈雅露)_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郑恒陈雅露)在线阅读免费小说

执笔小说

热门小说排行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郑恒陈雅露)_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郑恒陈雅露)在线阅读免费小说

都市小说《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是作者“关外西风”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郑恒陈雅露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郑恒不仅重生八十年代末,而且还把别人老婆给........

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

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 精彩章节试读

听着耳机里传来了八卦,正是他们喜欢的明星,于是相互讨论起来,有说有笑。

“干嘛呢,赶紧干活去。”

林东呵斥道。

“没事,该干活的时候干活,产品也要好好的体验,如果你们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都没过,别人不会买的。”

郑恒笑着对林东说道。

工人们点点头,他们平常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的商品,都没机会体验。

测试了一下自己做出来的微型收音机,是外面市场上没有的商品,感觉很不错。

这也会间接刺激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按照当前的生产进度,月底的时候能有多少部微型收音机出厂?”

“大约一万部,可以消耗我们一半的内存。”

郑恒思考一会,收音机不会是他们的核心业务,尽早完成,尽早贩卖比较好。

“可不可以加快生产进度,尽量下个月底就把全部的原料用掉。”

库存清完的话,他们可以制造出两万部收音机,按照每部收音机有一块钱的利润,他最终可以获得的收益也才两万块钱。

“试试看吧,要不我们在流水线上多加些人?”

“不用。”

郑恒拒绝了这想法,“以后我们要做的产品还得重新培训工人,当前情况,就苦一苦现在的工人朋友们吧。”

当然,郑恒并不是吸血鬼,他说道:“只要这个月能把活全部干完,每个人奖励100块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原本并不想加班的工人们,听到这句话之后士气大震,恐怕赶都赶不走了郑恒笑了笑,既然产品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就是解决销路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原本每个星期都会有贸易公司的人来工厂进行货物询价,就像郑恒当时去毛毯厂一样。

自从郑恒接手公司以来,好像还从来没看到过业务人员到厂区。

他不由得问起林东这件事,作为工厂资历最老的员工,他还是看的比较透彻的。

“以前我们的产品太次了,产生了很多质量问题与纠纷,名声已经坏了。”

王东叹了口气,都是因为胡真牛心思不用在工厂管理上,导致管理松散,产品质量下降。

基本上除非销售自己出去跑业务,待在厂子里,恐怕生产出来的东西坏掉了都无人问津。

“嗯。”

郑恒明白了,以前工厂信奉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工厂的货好,等着倒爷上门收购就行。

这也是工厂盈利一直不如预期的原因。

既然他对自己的货有信心,那就是时候去宣传一波了。

当前人们的娱乐方式有限,除去听广播就是看电视,看报纸。

在他们的小城市里,电视普及度不高。

听广播的人大部分已经有了收音机。

所以他决定在报纸上投放广告,而当地销量最大的报纸,莫过于《虎溪日报》。

报社的位置距离工业园区不远,但他们处在风景宜人的山脚下,附近有小卖部和茶室,明显记者们的收入不错,带动了附近的经济。

得知有人要来报社投放广告,负责对接广告业务部的何田迪显得很殷勤。

“我们《虎溪日报》,每天印刷二十万,销售率高达80%,在我们这投放广告,绝对物超所值。”

“每天20万份?”

“对,有时候有热点事件,我们还要加印到30万份。”

何田迪得意地回答。

在这个年代,报社可是铁饭碗,在报社里干对呀有着其他嗯人羡慕的高薪。

其实郑恒并不关心报纸的销量,他只是在意每天印刷二十万份,毫无疑问,这种市级的报纸,下面是有订阅任务的,实际阅读者绝对没这么多。

“投放价格按月收费,每个月三百块钱。”

何田迪笑吟吟地说道。

“三百?

太贵了吧,是头版广告吗?”

“这你就想太多了。”

何田迪笑道:“你只能在夹缝里有一个小版块。”

只是郑恒心想,虎溪人是如何获取信息的。

其实报纸的广告看的人并不多,但主要是服务于贸易商,贸易商会刻意从报纸的夹缝里看广告。

当前虎溪传媒市场有两大霸主。

第一就是虎溪日报,第二所有人都还没意识到。

正是《知书会》。

《知书会》是全国性的故事杂志,里面全部是奇闻异事,深得百姓喜爱。

虎溪日报只是虎溪当地人获取信息的方式。

如果广告费这么高,郑恒决定尝试另外一种方法。

“你们的广告费用实在太高了。”

郑恒义正严词地说道。

谁都想在他们工厂身上薅羊毛,他可不允许。

何田迪扶了扶眼镜,脸色瞬间凝结:“三百块钱一个月还叫贵?

你到哪去找这么大的曝光渠道?”

“要我投广告也可以。”

郑恒不依不饶,“但我要你帮我做一篇专题报道。”

若是长期从事收音机生产,他可以接受这广告价格。

但他只打算一个月内将收音机全部卖出去,报纸的影响力和价格,显然是不够格。

“报道?

你们工厂有什么好人好事吗?”

何田迪也是报社的一员,现在挖掘新闻的难度不低,有人自荐当然是好事。

郑恒刚才就有了一个主意,当即回答道:“当然有,而且是爆炸性的新闻。”

“此话当真?

若是你耍我们,这广告我可就不帮你们投放了。”

若是能制造大新闻,对《虎溪日报》的知名度也是一个提升。

他很清楚,日报只是表面数据好看,实际上阅读者了了,还不如《天城日报》,《华夏日报》这种全国性的媒体,它们传播的内容,某种意义上代表了风向。

虎溪日报只能靠本地的差异性取得曝光度。

“当然可以,明天你来我们工厂就行了,至于广告的内容,你先帮我安排上。”

“怎么?

不先要求我们报道了?”

何田迪以为他屈服了,想坐地起价。

“你帮我安排。”

忍痛拿了三百块钱,签订了一个月的夹缝广告费,郑恒这才意识到创业初期多艰难。

原本以为去毛国一趟会是最后咬牙的日子,没想到日子越过越紧。

只要度过了这一阵就好了。

小说《重返1989之商业巨擎》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继续阅读